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
2022-12-07 09:22
来源:本站
1000元
可以是一双鞋
可以是一件衣服
也可以是一份爱心
13年
可以虚度
可以奋斗
也可以奉献
她
已年过八旬
在第13个年头
捐出了1000元
正如她13年间一直在做的一样
她
是张克英老人
无私大爱,是谆谆教诲,是爱的传递
善念的种子在张克英老人少时便开始萌芽。小时候,家中困难,生活清贫,常常食不果腹。一次,乞丐上门讨些吃食,年幼的张克英自觉家中尚且口粮不多,准备将其打发走。母亲却制止了她,给乞丐盛上热粥,递上红薯。善意在母亲“我们虽然穷,但还有比我们更穷的人,我们要予人以善,不可恶语相向”的话语中生根发芽。
成了4个孩子的妈妈,张克英将母亲教会自己的善良悄然传递给了下一代。4个子女事业有成,一个大家庭温馨和睦。“我们几个子女的成绩,都跟母亲的教育分不开。”女儿赵英慧说;“妈妈因病退休时,工资微薄,生活比较艰苦,但妈妈说,不要怕困难,要自立,要与人为善。”掷地有声,温暖动人。
衣衫简朴,能心系群众,知万千疾苦
涤纶衣裳,扭花扣眼,银发满头,老人是一个再“普通”不过的老人。家中陈设简单,被子也是缝补多次,只有捐赠证书和感谢信熠熠生光。16岁就职于组织部的张克英,退休工资每月3000元,本无需节衣缩食。但是她却对自己“抠门”至极,自08年汶川大地震以来,每年年底就爬上5楼到慈善会办公室现场捐赠,从未间断,如今卧病走不动了,便请慈善会上门接受捐赠。她总说,惭愧只尽了绵薄之力。
一生奉献,言父母恩情,谢国家关怀
“烦劳”、“感恩”、“感谢”,这是张克英老人口中出现最多的词。感谢父母的教育,感恩政府的关怀,感激子女的照护。对于自己的善举,却云淡风轻,少有提及。只有证书在手的那一刻,老人的眼中才闪现出幸福的光芒,这是爱的光芒。
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,张克英老人用一生践行着。我们更当以其为榜样,心存善意,为民解忧,汇聚人间大爱。